格鲁修学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社区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楼主: 东方明珠

汉藏佛学研究的意义和建议 学诚法师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8-30 16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Sez 发表于 2016-8-30 10:03
“考据出来的大乘纸质经典,比巴利文纸质经典还早。”

——烦请赐教

金刚经的原文,在西域亦被发现:亚月、四五一以下)同时,亦有北方阿利亚语的片断发现(E,Lenmann: Zur N〇rdarischen Sprache and Literature Strassburg 1912)。与从前藏经中任何汉译都不同的“汉译般若心经”?则被发现于教煌(松本、佛典、一七四以下),而被收于大正藏经中。小品般若,亦有种种异译(梶芳、如上书中四五以下。智山学报新Xm六五以下)。大品般若经,在中央亚细亚亦被发现。于此可以使人想起其圣典传道的盛况(壶月、五四一以下)。同时,在中央亚细亚,还发现了很多金刚经及大般若经的写本(松本、佛典、一三零以下)。理趣经的成立,大概要稍迟一点(关于诸异译,请参阅云来文集九九一一以下,前揭梶芳之书二八七以下,智山学报HX七七以下)。理趣经、有广本与暑本·而七卷原本理趣经,已存在于唐代(梶尾“理趣经的研究二二五以下)。理趣经于大般若经成立的过程中,不论直接间接,都与法藏部的学者,形成一种什么关系(水野、及佛报、一八号一〇五以下。又、关于大般若经,请参阅壶月、四八六以下)。
       般若经的原始形态,已存在于西纪前二世纪(山田、东北报2、一九五一、三八—四一)。
发表于 2016-8-30 16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Sez 发表于 2016-8-30 10:03
“考据出来的大乘纸质经典,比巴利文纸质经典还早。”

——烦请赐教

根据《锡兰岛史》记载,公元前 1 世纪时,才在锡兰开始传写经典。到了公元五世纪,摩揭陀国觉音三藏法师到锡兰,重新用锡兰的僧伽罗文字母把巴利文三藏全部记录下来。
原来的巴利文字母已经不存在了,现在缅甸、柬埔寨、泰国、老挝的巴利文三藏也都是用他们本国的字母记载的。最近,印度也正在从事用印地文字母记录并印行巴利文三藏的工作。
除了用巴利文字母记载经典,佛经还用梵语文字记载。梵语,是当时的雅利安人的雅语。佛教分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北传大乘佛教。传到南方去的用巴利文,是上座部小乘佛教经典;传到北方去的用梵文,多数是大乘佛教经典,也有一部分小乘佛教经典。再说一遍,巴利语是古代印度的大众的俗语,梵语是雅利安人的雅语。

发表于 2016-8-30 17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zergaron 发表于 2016-8-30 16:31
金刚经的原文,在西域亦被发现:亚月、四五一以下)同时,亦有北方阿利亚语的片断发现(E,Lenmann: Zur N ...

般若经的原始形态,不等于般若经的写本啊
发表于 2016-8-31 08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Sez 发表于 2016-8-30 17:44
般若经的原始形态,不等于般若经的写本啊

佛陀的生卒年代一般采用公元前623—前544年,在佛陀入灭之后,所有佛经都是以口传形式流布。这里的原始形态,指的就是最早的般若经写本,如另外一篇文章所述,从目前的古代文献成书纪录看,大乘经论成书年代远远早于小乘经论;考古发现上也是如此。

如需进一步资料请自行检索
发表于 2016-8-31 09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zergaron 发表于 2016-8-31 08:17
佛陀的生卒年代一般采用公元前623—前544年,在佛陀入灭之后,所有佛经都是以口传形式流布。这里的原始形 ...

麻烦客观一点,不要断章取义

你所引用的那段考据文章,原文是这样的

有的认为:般若经的原始形态,已存在于西纪前二世纪(山田、东北报2、一九五一、三八—四一)。不过普通认为小品般若的原型,在西纪五十年左右已有,然后再加以增广(宇井、经典、六二)。亦有人认为这是于西纪一、二世纪,成立于西北印度的(椎尾、经典、九、二〇〇以下)。不论怎样,从经典(般若)本身表示来看:“般若经的原始经典,最初成立于南印度,其次移至西印度,最后乃广弘于北印度”。由此可以推知:般若经在贵霜帝国时,始迅速普遍流行的。”

有的认为,般若经的原始形态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,这只是一种猜测
为什么猜测那么多?因为出土的实物比猜测的时间晚,所以无法确定

“从中央亚细亚所发现的写本,有的是很古的,最古的桦皮写本,有的是西纪前一世纪至西纪后一世纪左右的东西”

拿这段来说,最早最古老的写本是公元前一世纪,时间上跟佛经落于贝叶经的时间一致原文还提到,大乘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出现的
发表于 2016-8-31 1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Sez 发表于 2016-8-31 09:48
麻烦客观一点,不要断章取义

你所引用的那段考据文章,原文是这样的

不知道你是否仔细看了,这篇文章说的逐渐出现,指的是在历史中大乘纸质的经典有一个逐渐出现的过程。作者有说时大乘经典“编纂”的过程吗?

我记得之前给您说过,格鲁论坛是一个大乘宗派性论坛,不喜欢大乘或者格鲁的教法,烦请出门右转去其他论坛,频频在一个宗派性的论坛挑衅,已经是很不礼貌的行为。

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南传的QQ群试着宣扬一下大乘,分分钟就给踢出去
发表于 2016-8-31 10:5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zergaron 发表于 2016-8-31 10:26
不知道你是否仔细看了,这篇文章说的逐渐出现,指的是在历史中大乘纸质的经典有一个逐渐出现的过程。作者 ...

我最初的观点是“佛教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”,而发展的基础是“缘起性空”,可能是让人感觉我坚持“大乘非佛说”,这就是误解了,我只想用南传的例子,来证明我的观点,后来是越说越离题了,不知怎么就变成了讨论大小乘了,详细的你看我和版主,堂主法师的对话
发表于 2016-8-31 1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Sez 发表于 2016-8-31 10:54
我最初的观点是“佛教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”,而发展的基础是“缘起性空”,可能是让人感觉我坚持“大乘非 ...

好的,如果您的观点是“佛教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”,而发展的基础是“缘起性空”,我觉得回归主题,是值得讨论的
发表于 2016-8-31 18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zergaron 发表于 2016-8-31 11:02
好的,如果您的观点是“佛教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”,而发展的基础是“缘起性空”,我觉得回归主题,是值得 ...

嗯,谢谢
发表于 2016-9-1 17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引的这篇文章,我的感觉是,如果不是作者知识水平有问题,就是故意偷换概念,把如来藏系的观点等同于‘佛性’,就好像中观、唯识派都缺失了对‘佛性’的了解一样。

大乘中观学派当然有对佛性的定义,这与如来藏系的佛性论非常不同。吐蕃僧诤当中,摩诃衍那和尚所持的‘见’,并不能简单的说就是强调‘佛性’,而是非常偏颇的否定一切思维分别的意义。仔细看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《法宝坛经》,根本不同于摩诃衍那和尚见。

一楼那个文章的水准让人失望!
发表于 2016-9-1 17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偏颇的否定一切思维分别
——但这个“否定分别”似乎有是传统的。
发表于 2016-9-1 18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lion_of_man 发表于 2016-9-1 17:06
楼主引的这篇文章,我的感觉是,如果不是作者知识水平有问题,就是故意偷换概念,把如来藏系的观点等同于‘ ...

一楼那个文章的水准让人失望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同意,从某种意义上说某堪布低视汉传佛教的现状也不是完全木有道理。
发表于 2016-9-1 18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-9-1 17:32
偏颇的否定一切思维分别
——但这个“否定分别”似乎有是传统的。

看起来是这样的。我还是倾向于把这个理解为后人根器不逮所导致的。

原先菩提达摩祖师的《二入四行》论中,尚有理入 - 籍教悟宗的引导,然后才是行入- 那些报冤行、随缘行、无所求行和称法之行,这简直是如同噶当巴的修心,最后期望的是 - 心如墙壁、无有分别,与理冥符。而且过程当中不都是用《楞伽经》来印证吗?如果“理”都没有弄通,“符”个什么?

那个大乘和尚跳过所有中间过程,只取最后一步,我实在无法苟同赞成他的人。
发表于 2016-9-1 20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皈依佛 两足尊
教证二法 不可偏废
发表于 2016-9-2 13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个人见解。学佛,动机目的是首位的,开始错了,后面就都错了。我们学佛,第一步是要认识三界轮回之苦(就包括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),对苦,有了深切的切身感受,才会自觉的去寻找自我解脱之道,然后才会对其他有情生起悲心,然后才会寻求解脱众生之道。这是一步接一步的因果定律。假如把跟佛教这个名字沾边的所有东西都考证研究完了,或者修行完全圆满了也好,完全明心见性了也好,完全一心不乱了也好,或者修到了圆中之圆,顿中之顿也好,如果对三界轮回之苦内心没有多少感受,恐怕还没入解脱道的门。那不如老老实实修四谛。这个东西弄好了,再说别的。不把根本的好好修,到后面研究来研究去,怎么帮助众生脱离三有轮回,弄出来的成果拿来做什么用,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什么,自己日子过到了最后又怎么办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社区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格鲁教法集成

GMT+8, 2024-4-19 11:18 , Processed in 0.035718 second(s), 13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